丧字的部首:十
拼音:
[sāng]、[sàng]
释义:
[sāng]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事。~礼。~亡。~假(jià)。~乱。治~。吊~。
[sàng] 丢掉,失去:~失。~生。~偶。~胆。~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懊~。沮~。~权辱国。~尽天良(良心全部失去了)。
我这里有几种解释,你看看(有原文的,但是是繁体字,还有简体字的详细解释,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一种):
说文解字的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二】【哭部】丧
亾也。从哭从亾。会意。亾亦声。息郎切 文二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亡也。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谓。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尙书大传曰。王之於仁人也。死者封其墓。况於生者乎。王之於贤人也。亡者表其闾。况於在者乎。皆存亡与生死分别言之。凶礼谓之丧者,郑礼经目录云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若全居於彼焉。己失之耳。是则死曰丧之义也。公子重耳自偁身丧,鲁昭公自偁丧人。此丧字之本义也。凡丧失字本皆平声。俗读去声,以别於死丧平声。非古也。从哭亡。亡亦声。此从礼记奔丧之礼释文所引。息郞切。十部。
康熙字典的:
【丑集上】【口字部】丧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