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是宋应星最主要的代表作。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由友人涂绍煃(字伯聚)资助,初版刊刻于南昌府。全书三卷十八篇,所叙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三十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编次先后顺序是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安排的,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其次是有关工业,而以珠玉殿后,体现了作者重农、重工和注重实学的思想。
宋应星的另一代表作是《野议》,成书于崇祯九年(1636)。这是他的政论集,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
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
明朝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提出了“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科学思想。
文天祥作品很多,大部分收录在《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中。此外,还有《集杜诗》二百首,《十八拍》,以及少量的词。
其中最有名的,当然还是《正气歌》、《过零丁洋》,以及《扬子江》。
宋应星的作品,可以分为论著,以及文学创作两大类。
而论著,又包括自然科学,如最有名,被称作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以及《观象》、《乐律》等,和社会科学,如《野议》、《画音归正》、《杂色文》、《春秋戎狄解》等。
文学创作方面,包括《思怜诗》、《美利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