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歌赋 > 赞美诗歌 >

“大漠穷秋塞草腓”的前两句是?

| admin2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唐军失败的悲壮景象。注意这里有5个有边塞特色的景语。大漠:沙漠,这儿指荒凉的边塞战场。穷秋:深秋。塞草:边境上的草。腓:本意是病,这儿指草枯萎发黄。孤城的城:指唐军的边防城堡。这两句描写战斗接近尾声的凄惨景象。在长满枯草的旷野上,夕阳惨淡,秋风萧瑟,地上到处是尸体,到处是鲜血,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发出了令人心悸的嘶鸣,剩下稀稀落落的士兵还在坚持战斗,手中刀剑相碰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而他们的背后则是一座孤伶伶的城堡,既凄楚,又悲壮。如果用电影来比较,相斗的士兵恰是中景,他们的大背景则是一座孤伶伶的城堡,一轮惨淡无光的落日,一片空旷无边、荒凉的原野。这个画面非常凄楚,而情韵非常悲壮。“孤城落日斗兵稀”这句写得很好。(1)形象而概括地写出了日落时分战场上的肃杀气氛;(2)是它照应了前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的叙述,使整首诗对战斗的叙述显得连贯而且完整。

高适的闲居这首诗的意思

《闲居》
作者:唐代·高适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

译文:
窗外柳枝随风飘动呈现翠绿色,让人回想起往事。春风吹过脸颊,让人讨厌呆在家中。如今闲居下来才知道,喝一杯温酒,比看百本书还有用。
《闲居》是高适饮酒时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闲居在家怡然自得的心情和心境。



扩展资料

高适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
《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上一篇:金戈铁马出自什么一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