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文典籍 > 子部 >

“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个文章

| admin2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召公谏厉王弭谤召公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危机的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这就更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之宣言”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又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又显得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

召公谏厉王弭谤与邹忌对比,中心论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所讲的故事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心论点:要勇于接纳别人的意见。
故事:召公谏厉王弭谤,说的是权周厉王正确面对谏言,正确疏导,但周厉王不听,终于被流放;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听从,结果齐国变得非常强盛。

上一篇:房子装修的时候放什么佛教音乐

下一篇:莲葭 凄凄,白露为唏 全文怎么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