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财富与显贵,是人所想要得到的,不以正确的方式得取,不要也罢。贫穷与卑贱,是人所不想要的,不以正确的方式摆脱,贫贱的习性终不会离去。君子的行止失去仁的真义,怎么能够成就仁者的名声?君子在一餐食之间那样短的时间,也不会违背仁的原则,.即使须臾,片刻的时间必然也是这样,即使流离失所的时候必然也是这样。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
本句出自《论语·里仁篇》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
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孔子说(先师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先师说:“我没有见到爱好仁道修养的人,没有看到厌恶不仁品行的人。真正爱好仁道修养的人不会有意标榜所谓的‘仁道’;厌恶不仁品行的人,他所谓的‘仁 德’,也只是不让不符合所谓‘仁德’的行为影响到自己。有能用一天的时间来致力于实践仁道精神的人么?我没见到能力不足以实践仁的精神的人。可能是有这种人的,但我没见过。”
下一篇: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敝”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