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文典籍 > 子部 >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译文 | 注释 | 赏析

| admin2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宋代]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嵴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纳陵卜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兄弟俩在离家万里的黔州边远之地,依依惜别似乎忘记了身在逆境的羁旅生涯,野猿的悲鸣使我们从离别忘情中清醒,伤心的泪水落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之中。回忆起洞穗楚怀王梦见神女朝云暮雪之事,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登天之梦破灭。夜雨淅淅沥沥,何时可以和汪伍兄长对床而卧,长聚相伴。风雨雪交加急降,鹡鸰鸟在风雪中形影不离,鸿雁在风暴中惊慌的离散失群,飞不成行。

相必兄长你会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边,频频回首离别的方向,从今后还要多寄来书信安慰天涯断肠的我。

创作背景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阅读答案?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是宋朝诗人黄庭坚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当时黄孝坦庭坚遭贬黔州安置,其兄黄大临万里相送,分别后作此赠别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阅读材料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元明:山谷的兄长黄大临。

三声清泪:古乐府《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阅读题目


***1***赏析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请对诗歌的第三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作简要的赏析。***4分***

***2***指出“三声清泪落离觞”用典的出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阅读答缺慎模案


***1***①比喻手法。颈联上句写大雪纷飞中,脊令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弟患难与共;下句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也是喻兄弟的离散。②触景生情。颈联描写的风雪交加之景无疑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雪而曰“急”,风而曰“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③用典。颈联借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用典贴切,对比鲜明。

***2***本诗写出兄弟分手之时,难分难舍的惜别伏缓之情。首联正面写离别的哀痛,兄弟相对,谪居异乡,暂寓逆旅。离别在即,归途迢递。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进一步表现兄弟之情。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全诗情真意切,深婉感人。



***1***这一联既写景又抒情,运用了比喻、对比、用典等手法,既写出了兄弟手足情深,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2***出自古乐府《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而失望后,想在隐逸与天伦之乐中寻找慰藉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少年阴阳师里的咒语

下一篇:《扬州慢·姜夔》原文与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