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文典籍 > 史部 >

“蒹葭”怎么读?

| admin2

蒹葭(jiān jiā)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杨柳蒹葭覆水滨拼音

杨柳蒹葭覆水滨
yáng liǔ jiān jiā fù shuǐ bīn
【杨柳】
1. 泛指柳树。《诗·小雅·鹿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唐温庭筠《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收。”
2. 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柽,河柳也。’
【蒹葭】
1. 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鹄,倚是蒹葭。”清李渔《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蒹葭玉树”。
2.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胡惠生《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覆水】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宋苏轼《祭柳子玉文》:“会合之难,如次组绣,翻然失去,覆水何救。”清洪楝园《警黄钟·议和》:“临事误戎机,收覆水,悔偏迟。”典
【滨】
〔古文〕《唐韵》必邻切《集韵》《韵会》《正韵》民切,音宾。水际也。《书·禹贡》海滨广斥。又地近亦曰滨。《史记·货殖传》邹鲁滨洙泗。又《韵会》毗宾切。与频通。《诗·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频。《笺》频作滨,厓也。又《韵补》叶眠切,音边。《蘇辙诗》送我出重岭,长揖淸江滨。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顷田。 《集韵》或作濒。汉典考证:
〔古文〕 谨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滨下引古文字,应照古涉字改偏旁为。 考证:〔古文〕 谨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滨下引古文字,应照古涉字改偏旁为。

上一篇:鹰隼试翼,矞矞皇皇,干将发硎中隼,矞,硎念什么要拼音解释

下一篇:能不能帮着找一下带着拼音的早蝉这首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