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文典籍 > 史部 >

送东阳马生序中 葛 读音

| admin2

我不知道原文,所以就查了一下古代汉语字典。
葛ge2 1.多年生草木植物 2.葛布衣服
ge3 姓

你就查找着看吧。
^-^

送东阳马生序中“食”的读音

首先考证一下“食”的读音和含义,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修订版》(商务印书馆)中“食”字有两种读音,第一种音读“shi”,译为“吃”,词性为动词,如“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食不饱”(韩愈《马说》)。还可译为“吃的东西和粮食”,词性为名词,如“足食足兵”(《论语•颜渊》)“衣食所安”(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第二种音读“si”译为“供养”或“给……吃”,词性为动词,如“先实公仓,收条以食亲”。(《商君书•农战》)、“食马者”(韩愈《马说》)。因此苏教版把“食”读为si译为“提供伙食”,全句译为“我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给我,我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而人教版把“食”读为“shi”,译为“吃”,全句译为“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我每天吃两顿,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



苏教版的理由是旅店主人提供两顿饭给文中的“我”。施舍者是旅店主人,接受者是宋濂,所以读为“si”,而人教版的理由是句子的主语是宋濂即文中的“我”,重点表现的是“我”吃了两顿,没有明确表现“我”是接受施舍的人,所以读为“shi”,二者看似都在理上,细细推敲,发现人教版翻译有所不妥。因为宋濂当时是一个穷书生。文中表现的是他求学时生活的苦难,作者吃饭,并不是只吃两顿,如果按字面去理解这不符合实际,试想作者吃不饱,怎能品味饭食的新鲜肥美,引出“无鲜肥滋味之享”感叹?笔者认为宋濂拿自己当时读书生活的苦难和同舍生比较,这在文中已点明。再则作者是一个过来人,享受过美味佳肴,回顾过去,以此写出此句应在情理之中。此处“食”应读为“si”译为“提供伙食”才更准确。人教版只注重句子的表面意思,没有细细推敲。苏教版注重了“食”的翻译要结合语境去理解,这样才能贴近作者的心,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一篇:夜书所见·带拼音的古诗

下一篇:古诗(望月怀远)张九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