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第二》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第四》
4.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第六》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第七》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第十二》
8.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第十三》
1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4.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第十四》
15.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7.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1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第十六》
19.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20.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2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2.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第十七》
2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