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文典籍 > 史部 >

温庭筠的望江南

| admin2

在美丽的江南,在美丽的长江岸边的一座美丽的小楼里,一个美丽的女子,刚刚梳洗完毕。
头上梳着美丽的螺髻,穿着一身素装,靠在临江的窗边,女子的心绪遥远而又孤寂。
窗外的江水,缓缓流着,江面上,众多的帆船缓缓而过,美丽的女子那孤寂而又略有些期盼的眼神望着从窗前而过的帆船,可是那熟悉的身影却久久不现。夕阳西下,暖暖的光辉在这个美丽的水城挥洒着最后的温暖。夕辉印在流水上,看得清水的悠悠而去,光阴也在慢慢的流逝。
不远处,那分离时的小洲依旧开着五彩的花儿,可是那远去的人儿,却久久不归。心越来越伤痛,却又有什么办法呢?

温庭筠望江南的写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温庭筠的望江南 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不是正面描写,而是通过环境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绘去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他的词形成了耐人寻味的特点。

人的心情很微妙,也很复杂。在同样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方式。如同样是描写思妇心理,《诗经》中的《伯兮》是这样写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在丈夫离开家之后,她就没有心情梳洗打扮了,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她以此来表达她对爱情的忠贞。而温庭筠写来却是另一种方式。一开始,就是“梳洗罢”。前面说过,温庭筠喜欢通过人物的行为去暗示人物的内心。那么,这个动作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情呢?同样是“女为悦己者容”。因为她非常渴望她所等待的人能够回来,所以她要做好准备,准备她的丈夫随时回来,都能看到她最美丽的容颜。因此,她才会在梳洗好了之后,去“独倚望江楼”,否则,既然是“独倚”,打扮好了给谁看呢?美丽是需要人欣赏的。高楼独倚不是闲看风景,而是为了看得远些,再远些,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朝思暮盼的远行人回来。这轻描淡写的八个字,包含着很深厚的感情,需要细细体会,方不负作者的苦心。她是抱着能盼到丈夫回来的心情来到楼上的。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当千帆过尽之后,所等待的人终于没有出现,她的心情该是何等的黯然!连那西下的夕阳也满含同情地注视着她。江天极目,情何能已。故最后一句虽然直书“肠断”,而仍不失含蓄隽永。

早上起来,梳洗罢就坐在窗前,寄希望于出现在视野里的船只,可是苦苦地望了一天,眼前成千上万的帆过去了,也不见我思念的人回来,眼前所见,只有落日的余晖和悠悠逝去的江水而已。

“过尽千帆皆不是”,寓情于景。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现在常用来表示相思与等待之苦。“过尽千帆皆不是”,短短七字,包容了多少元素:离别、错过、失去、等待、焦急、失望、心伤、叹息,一句诗便敌得过王家卫的一部电影!

全诗评析:此词语言简洁,情意深远,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的形象。在以浓艳香软为特色的温词中,它算是一首较为清新的作品。“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无生命的,在思妇的眼里却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水悠悠”暗示了那双望穿秋水的眼神、不知疲倦的眼神、凝思注目的眼神,加之夕阳西下,将落未落,眼看一天的守望又没有结果,却还是不忍离去,使思妇跌入了无限的怅惘之中。词人把特殊人物的特定感情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夕阳西下,更鲜明地提示了人物的思想情怀。

上一篇:木兰诗全诗拼音

下一篇:望江南温庭筠写作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