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主张“文章因时而作,歌诗因时而作”。 因此,他的诗比较通俗易懂,通俗易懂,流传广泛。
唐玄宗李祯称赞他说:“童子能吟诵《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曲。” 同时,这也是对白居易艺术创作最中肯的评价。
苏轼盛赞王维的山水诗,说他的诗中有画。 如果诗中有画,白居易的描写风景的诗并不逊色于王维的诗,比如西湖初春的《钱塘江春行》。
“几声早莺在树上争暖,几声春燕啄春泥。” 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了春天钱塘湖的生机勃勃,欢乐油然而生。
“红山杏毛乱散,新青水苹果平摊”。 山杏发,水苹果长,清新艳丽,这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南湖早春之美。 据说他的歌曲《南湖早春》可与《钱塘江春游》媲美。
风回,云停,雨初晴,光又回到湖边,湖边又温暖明亮。
红红的山杏毛随意散落,新绿的水苹果平摊。
低翅的白雁飞翔时依然沉重,舌头发涩黄雀的言语尚未说完。
不知江南的春天不好,年年生病,心情失落。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短译:
风吹云散,春雨开始,天气刚刚放晴,温暖的阳光又照在湖面上,清新明亮。
杏花蕾刚刚绽放,漫山遍野都闪烁着红色。 湖里的青苹果重生了,整齐地铺满了水面。
湖边的白鸥还没有被雨淋干,只好拖着沉重的翅膀低空飞翔; 初春,黄莺的舌头还有些涩,叫声也不流畅。
江南的春天景色如画,我却没有欣赏的兴趣。 不是不好,而是我体弱多病,渐渐没了心情。
欣赏:
白居易的歌曲《南湖早春》,前三联描写了初春南湖清新明媚的景色,后联抒发了他流放生活后的郁闷和悲伤。 这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是他对家国情怀的反映。
诗的第一联写的是春雨初晴时湖面的景色。 初春时节,暖意转冷,春风吹散了天上的云彩。 雨后,天空放晴,温暖的阳光再次洒在湖面上。
经过雨水的洗涤,大地和湖水都变得清新明亮,就连空气也显得格外清新。 不过,此时的气温并不是很高,有些冷。 幸运的是,阳光很温暖,让人感到温暖。
“风归云断”四个字用得非常传神、工整。 既指出了大雨,又表达了雨的紧迫性。 风一吹,乌云就散去,天空立刻放晴。 清新明媚的春天景色立刻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副对联写的是山里有红杏,水里有青苹果。 红杏花开,青苹果重生,一红一绿,欣欣向荣。 对比色明亮而活泼。 这是早春最具代表性的景象,也是早春的图画。 画面中最亮眼的点缀。
白居易似乎对“乱”字情有独钟。 在描写西湖春色时,他用“乱花渐迷人眼”。 他在《湖上春》诗中说“乱峰围横亭”。 在这首诗中,他用“红杏毛随意散落”来形容满山遍野的红杏初绽。
其实,“乱”字并不是乱的意思,而是指山里杏树的数量。 你看,雨后满山的红杏花开得满山遍野,露出点点红色。 它们随意地点缀在山林之中,显得生机盎然、生机盎然,一言道尽自然之趣。
颈联描述了春天鸟儿的活动。 水边的白鸥(白鹅)因为身上的雨水还没有干,翅膀还沉重,所以不得不低空飞行。 也可能是因为被雨淋湿了,黄莺的叫声不流畅。 ,有点生涩。
如果说前两联是静态描写,那么这副联就是动态描写。 它的加入赋予了画面以灵魂,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春有景,鸟语花香,江南的早春生机勃勃,显得十分迷人。
风云散去,春雨初停,阳光归来,波涛平静,红杏开始绽放,绿浮萍重生,白鸥低飞,黄莺鸣叫。 诗人抓住了早春的特点,不仅描绘了早春的色彩,还融入了早春的声音,清朗、自然、质朴,使早春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让你陶醉。 。
然而,面对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笔者却提不起踏青的兴趣。 他在最后联中解释说“我不认为江南春天不好”,但事实证明“岁月衰退和疾病削弱了我的心情”。
难道只是因为他体弱多病,没有心情享受春天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时任江州司马,被贬。 这显然与他“弘扬伟业、济世”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 远的。
当时的唐朝内忧外患,国势日渐衰落。 皇帝不道德,政府昏暗,官员权力过大。 他没有什么好的救国之策,也没有办法出谋划策。 他所能做的,只是增添烦恼和悲伤。
因此,面对这如诗如画的国度,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怎能平静呢? 春色愈明,他愈黯然。 这种郁闷不仅是对家国的忧虑,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忧虑,所以他的郁闷并没有令人反感,反而给了他一丝敬意。
写在背面: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宰相吴元衡提出用武力消灭藩镇势力,得罪节度使李师道,被他刺杀。
当时,白居易被任命为左十一人,于是他建议唐宪宗追捕刺客,严惩凶手。 这件事被朝中有权有势的太监认为是越权,又因母亲赏花落井事件,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的。 那时,距离他被贬司马江州已经两年了。 江州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南湖就是鄱阳湖。 面对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我怀着无限的感慨,写下了这部巨著。
贬江州是白居易人生的转折点。 此前,他把“帮助世界”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人生理想。 此后,他逐渐转向“照顾自己”。 但在他心里,家庭、国家、世界依然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地点。
从寺庙的高处到江湖的远方,从皇帝身边的名人到边远地方的小吏,这样的心理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不知江南的春天不好,年年生病,心情失落。 我虽地位卑微,却不敢为国家忧虑。 尽管他心灰意冷,但当他面对这如画的风景时,尽管他为事业的坎坷而忧心忡忡,但他依然心系国家、心系民生……
(此处已添加书卡,请前往头条平台查看)
注:本文为柳令子糖原创作品。 禁止任何转载或抄袭。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联系,将立即删除。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