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
书名:李宁隐居
贾岛(唐)
闲居少邻,草径通荒园。
鸟栖池边树,和尚月下敲门。
过桥可见野色,可移石云根。
我离开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
翻译
悠闲地生活在这里,邻居很少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废的小花园。 池边树上鸟儿自由地栖息,明月下和尚敲着山门。 走过桥,我看到了原野迷人的景色。 云足在飘动,岩石似乎在移动。 我将暂时离开这里,很快就会回来。 我们已经约好一起入隐,期满了也绝不会错过。
欣赏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作者探亲访友,遭遇这样一件平凡的小事,却因诗人高超的语言而变得独特而迷人。 诗人用草径、荒园、鸟塘、树木、野色、云根等平常的风景,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时离开等平常的动作来表达。他的感受。 作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同居的邻居很少,草径通荒园。” 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直通荒废的小花园; 花园旁边没有人住。 诗人一开始就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宁静的夜景。 通过对朋友住所的描述,他暗示了朋友的隐士身份。
“鸟儿宿池边树,和尚敲月下门”。 明月皎洁,一切寂静无声。 老和尚轻轻的敲门声,惊扰了夜里熟睡的鸟儿,让它们焦躁不安。 可能是鸟儿干的。 诗人抓住了它飞出巢穴的瞬间,绕了一圈,然后又飞回了巢穴。 他用和尚的敲门声来对比周围夜晚的安静。 “敲”字用得非常巧妙。 贾岛犹豫着该用“推”还是“敲”两个字。 后来在韩愈的建议下,用了“敲”字,两人就成了朋友。
“过桥分野色,移石移云根”是写回程所见的。 过了桥,就是五彩斑斓的原野; 晚风轻轻吹过,云朵飘动,仿佛岩石在动。 “石头”不会“动”。 诗人用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这一切都笼罩上了一层银白色的月光,更加显露出傍晚的自然宁静、美丽和魅力。
“离开一段时间后,我又回到了这里,也兑现了安静时期的承诺。” 这说明诗人兑现了归隐的诺言。 前三联都是叙事和景物描写,后联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正是这种幽雅的场所和悠闲的满足,激起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乡鸟、池塘、树木、野色、云根,都是平常的风景; 独居、敲门、过桥、暂时离开等都是平常的行为。 然而,诗人更喜欢表达一种在平常的地方不为人所知的境界。 他的语言质朴、自然,具有醇厚的韵味。
【题名李宁隐居原文翻译欣赏】相关文章:
李宁隐居原文翻译欣赏02-26
标题原文翻译 李宁隐居 04-11
李宁隐居原文及译文04-08
李宁隐居原文及欣赏06-27
《提李宁隐居》翻译赏析02-11
李宁隐居3篇的原文、翻译和欣赏02-25
《李宁的隐退》原文及译文04-13
题刻李宁寓所_贾岛诗歌原文欣赏与翻译08-03
欣赏李宁的隐居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