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有几位皇帝迷信仙道,服用长生不老药。 甚至还有人服用金丹中毒而亡。 这首诗讽刺了追求永生的徒劳。
这首诗取材于西王母与周穆王相会的传说。 作者抓住习太后希望穆王“回来”、穆王答应回来的事实,虚构了一个习太后期待穆王归来的情节:习太后打开雕花窗向东望去,不见穆王的踪影,只听见“黄竹歌”之声,感天动地,悲痛欲绝。第一句是仙境美景,第二句是仙境美景。写的是人间的悲伤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有两层含义:一是比喻作曲者已经去世,世间只剩下他的歌声。其二,借用了《黄竹歌》的诗意,寓意百姓饥寒交迫,而统治者却追求长生不老,希望得到长生不老的讽刺。永远享受,表达了对统治者追求永生的斥责。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西王母没有见到穆王时的心理活动:穆王所骑的八匹马,速度极快,一日可行三万里。 如果他想来的话,倒是很容易,但是为什么他没有按照承诺来呢? 西王母热情地邀请穆王回来。 穆王答应再来,来得容易。 他马上就会骑着八匹马到达。 然而穆王终究没有来。 穆王并没有死,他的死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西王母却依然望着窗外,热切地等待着。 这说明西王母希望周穆王不要死,但这个希望最终落空了。 连西王母这样的仙人都无法救周穆王于死地,那么世间所谓的仙术自然就更加靠不住了。 如果你不相信求仙的幻想,你就会发现那是徒劳的。
讽刺求仙本来是议论纷纷的话题,但这首诗却没有一个议论的字。 作者的意图完全融入到西王母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中,并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 这个构思极其巧妙。 最后一句是西王母心中的一个问号,而不是诗人直接提出的反驳。 因此,这首诗的讽刺虽然尖锐尖锐,但表达却委婉曲折,并非直白的讽刺。
季昀评价这首诗说:“言尽而意尽,而言以问而陷,故尽而不竭”(《李宜山诗集评》)。 正因为最后两句没有正面批评,所以这首诗既清晰流畅,又含蓄意味深长,读起来回味无穷。
上一篇:关于寒假的生活美文600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