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歌赋 > 儿童诗歌 >

1981年小学语文第五册第9课《一个粗瓷大碗》

| 佚名

一个大炻器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赵一曼用过的大瓷碗。 她是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团政委。 这个碗赵一曼只用过一次,但却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

有一次,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记者给赵一曼带来了一个鼓鼓的袋子。 打开一看,是一个粗瓷大碗。 赵一曼吃的那个搪瓷罐子,是很久以前送给他的。 她是一名新战士。 记者一直想给她再找一个碗,在这场战斗中终于找到了,并赶紧拿给她。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记者说:“你从哪里弄来的?哪里可以还?” 通讯员不好意思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哪里还得去啊!”

吃饭的时间到了。 记者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 他想:这次我们政委应该吃饱了。 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病人发来的。 那些日子过得很艰难。 几个月来,抗联部队靠野菜、草根、橡子粉充饥。 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粮食,但也得留给伤病员了。 团长、政委像个军人一样,他嘴里已经好几个月没吃过饭了。 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看着面前的小记者。 他怎么忍心去责怪他? 赵一曼趁别人不备,赶紧走进炊事棚,把米倒进锅里,又盛了半碗野菜粥。 厨师老李在一旁看到了这一幕。 他什么也没说,但眼里却含着泪水。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碗了。 小记者焦急地喊道:“政委同志,我给你一百碗也拦不住你!” 赵一曼笑道:“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的“勘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为七班的菜盆。

1.因为他被这一幕感动了,但他不想说出来!

2、此大粗瓷碗为清代中期使用。 它更大更圆,有图案。

3.那里有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等等,那里人山人海。 远远望去,它们就像一大群蠕动的蚂蚁。

上一篇:“天下杨,四知堂”——天下杨氏宗祠多

下一篇:兄弟相逢三碗酒,兄弟论道两杯茶,我们永远都是好兄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