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又名“百结”,呈十字结状。仿佛是一个结,系住人的愁思而不得脱。这里是以其来喻“心结”、“愁结”,将惆怅郁结于千钱情结之中。
同是以丁香喻愁结的还有贺铸“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陆龟蒙“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等
宗璞《丁香结》:“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意思是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其中:芭蕉不展意思为蕉心紧裹未展;丁香结意思为丁香开花后其子缄结于厚壳之中。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代赠二首》的第一首。这首诗所写的是黄昏时女主人公远望的百无聊赖,并写俯视楼下庭院所见景物,更增离愁。
这首诗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绪。诗中所写的时间是春日的黄昏。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内心感情。
扩展资料:
《代赠二首》是指代人写作赠人之诗,也可能是诗人故意这样标题,并非真有代拟对象,因这类诗多写相思之情。这两首诗未编年,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代赠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