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歌赋 > 中国诗歌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它的名称是什么

| admin2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是描写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出自宋代欧阳修所作著名的《生查子 元夕》一词,全首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月上柳削头人约黄昏后的作者是谁?朝代是什么?

“月上柳梢头”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是作者对男女主人公欢会的环境描绘——明月皎皎,垂柳依依,富于诗情画意。

人约黄昏后的典故或诗词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 “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上一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下一篇:观音签上九十八第签怎么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