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为何夏至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 佚名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 此时,太阳移动到黄经90°,通常是在公历6月21日至22日。

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四时八节”的民间节日之一。 又称“夏节”、“夏至节”。 有祭祀神灵、祭祖的习俗。 炎热的夏季,人们也会调整饮食习惯,各种形式的面条也成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图吉测量太阳影子以确定夏至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 当时,人们发现了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并逐渐认识到一年四季的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也遵循着规律。

资料图:夏至时节“云景”美化甘肃戈壁古城。万宗平 摄

夏至的设立很早。 有资料显示,公元前七世纪,先民用土圭测量太阳的影子,发现白天最长,黑夜最短,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夏至。

《客尊仙都稿》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日至北,昼长影短,故曰夏至。至日为极。” 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过后,地面升温剧烈,空气对流强烈。 雷暴通常在下午到晚上形成。 但这种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范围也比较小。 俗称“夏雨过天坎”。

为什么夏至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民俗专家肖方在《二十四节气与民俗》中提到,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的流动。 不同节气中,阴阳在天地中的位置不同。 。

《管子·乘马》提到:“春、秋、冬、夏,是阴阳之行。” 由此看来,夏至正是阳气达到顶峰,阴气开始暗生的时候。

按照古代观念,夏至在仲夏的位置,也就是正午的位置,正午属于阳。 不过,夏至虽然阳气较强,白昼最长,但并不一定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此时,靠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聚,故俗话说“热量在三伏”。

资料图:6月21日是夏至。 江西省都昌县一广场近百名青少年太极拳爱好者打太极拳,迎接夏至的到来。傅建斌 摄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的。 天气炎热时,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外出降温,安全度过夏季。

“实用”习俗:妇女互赠扇子、香包

夏至,麦子刚收完,古人祭拜天气,逐渐形成了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

《史记·封禅书》:“夏至,祭祀大地。皆以乐舞。” 在古代,夏至被视为节日,纳入祭祀神的仪式中。 据说,这个节气前后,有的地方要举行盛大的“夏麦节”,这是古代“夏节”活动的遗风。

古代流行妇女互赠扇子、粉等的习俗。《酉阳杂足·礼义》云:“夏至日,有入扇、粉袋之语。” 风扇可以吹风,涂粉可以消除汗臭味,也很实用。

宋朝还给官员放假三天,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夏至的重视。

这个节气吃什么?

夏季,空气潮湿,气温高,饮食趋于清淡。

资料图:当天正值夏至,昆明大观公园荷花盛开,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中新社记者 李进红 摄

明清以来,简单美味的面条成为民间美食的宠儿,常被称为“馄饨面、夏至面”。 《帝都志》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 据说,当时北京人夏至都吃冷面,非常美​​味。

在江南地区,“夏至吃面条”也是一个重要的习俗。 面条的种类就更多了,有阳春面、过桥面、麻油冷面等,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由于日期临近等原因,古代夏至的一些习俗现已转移到端午节。

+1

上一篇:王昌龄《缘分一道桥》之二:边塞诗作

下一篇:最全的申领攻略下载“交管12123”APP完成注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