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的习俗有哪些?

| 佚名

一、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原是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崇拜龙图腾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百越之地各部落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龙舟竞赛。 图腾祭祀的习俗

端午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第一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详情>>

2.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期间,“端”字是“初”的意思,所以“端午”就是“初五”的意思。 按照历法,五月是“午”月,于是“端午节”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 《燕京岁记》记载:“农历五月初五,是五月初五,是盖端字的音译。”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端阳节、重武节、天中节、浴兰节、粽子节、女儿节、端历节、菖蒲节、午日节、五月节、端午节等。端午节、浴兰节等。端午节的英文名称是Boat或Fifth。 详情>>

三、端午节的由来

1.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圣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主张提拔人才、赋权富国强兵,主张联齐抗秦。 但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被罢官,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水、湘水。 在流亡期间,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他们风格独特,影响深远(故端午节又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克楚国都城。 眼见祖国遭到侵略,屈原心痛不已,但仍不忍心抛弃祖国。 5月5日,他写完最后一部作品《怀沙》后,冒着生命危险,抱石落入汨罗江身亡。 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 渔民们划着小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扔进河里,说等鱼、龙虾、螃蟹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大夫的尸体了。 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 一位老医生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是为了打晕龙水动物,以免伤害曲医生。 后来,为了怕饭团被龙吃掉,人们想出了用苦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丝包裹的办法,这就发展成了粽子。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的家族在楚国很有名气。 祖先吴举是楚国名臣,直言楚庄王有功。 其父吴涉是楚王建王的老师。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其父吴涉、弟吴尚及全家百余人被楚平王所杀,逃往吴国。 后来,他遇到了吴公子光,帮助他夺得了王位,成为吴王阖闾。 为了使吴国能够内守外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筑城墙,设戍,固仓,搞军事革命”,并受命亲自选拔。吴国都城遗址。 他“似地尝水”“似天似地”,最终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成了阖闾大城。 那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伍子胥才华横溢,谋略宽广,深得吴王阖闾信任。 他忠诚地帮助武王西灭强大的楚国,北伐齐、晋,南征越。 吴国的国力达到顶峰。 武王宦官死后,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伐越。 伍子胥分析说,由于吴越之间的自然条件,两国只有一者能够生存,所以他主张必须消灭越国。 然而武王夫差却因战功得意,听信了伯熙的谗言,使得越国得以保全。 并处死了伍子胥。 五月初五,命他取子胥的尸体,用皮包起来,扔进河里。 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国灭亡。 夫差掩面自杀。 吴国人民更加怀念伍子胥。 千百年来,江浙一带流传着伍子胥忠魂不朽,死后化作波神的说法。 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说。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和纪念伍子胥。 此外,还有纪念勾践伐吴、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纪念黄巢等之说。 详情>>

四、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赛龙舟之前,首先要请龙、祭神。 过去,人们祭拜龙庙,气氛庄严,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辟邪避祸、万事如意、行船平安。 用人们的话说,“求吉祥”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

【挂艾菖蒲】端午节是立夏后的第一个节日。 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疾病多发的时期。 艾草代表着招来百福,所以插在门口就有招来福气的意思,可以让主人身体健康。 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 自中国古代以来,它就被用作药用植物。 针灸中的艾灸方法以艾草为主要成分。

【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粽子的种类也很多。 现在每年五月初,中国家家户户都会泡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从馅料上看,北方多有北京枣粽; 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忌五毒】端午节在古人心目中是有毒、邪气的日子。 这种思想在民间信仰中得到传承,于是就有了各种求平安、消灾的习俗。 其实,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干燥,使得人们容易生病、流行病。 另外,蛇、虫子繁殖,很容易咬人,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这种习惯就养成了。

【扎五色丝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绿、红、白、黑、黄”五种颜色被视为吉祥色。 端午节,孩子们在手腕和脚踝上系上五色丝线,以辟邪。 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 只有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以将其扔进河里。 据说,小孩佩戴五彩线可以避免蛇、蝎子等毒虫的伤害; 扔进河里,寓意河水能洗去瘟疫和疾病,据说可以驱邪避灾。

【采药、泡药茶】中国各地民间至今普遍保留着端午节采药效果最好的观念。 端午节或这一天的中午,由于季节的变化,阳气极其旺盛,同时也是各种草药生长最旺的时候,因此这一天采集的草药最多。有效且有效。 详情>>

5.端午节吃什么

关于端午节吃什么食物,很多人只知道端午节吃粽子。 一般来说,各地人们庆祝端午节的习俗是相似的。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各地端午节的饮食文化也具有地方特色。 例如,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 五黄是指高邮产的黄瓜、鳗鱼、黄鱼、鸭蛋黄、雄黄酒。 此外,浙北地区端午节还有吃豆腐的习俗。 江西省南昌地区,端午节吃煮茶叶蛋和咸蛋。

1、吃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 相传是为了纪念投江而亡的屈原而发明的。 粽子的真实文字记载可见于晋周时期的《封图记》; 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就是来自西安的蜂蜜。 凉粽子在唐代魏巨源的《菜谱》中有记载。 >

什么牌子的粽子好?

五芳斋

真的老了

稻香包间

味觉知识

老板们

广州酒家力口福店

三全

北京稻香村

三珍寨

元祖创始人

6.端午诗词童谣

有关端午节的著名古诗词

1、端午节临近仲夏,晴天逐渐变长。 ——李隆基《端午节》

2、风雨造黑暗,汨罗无处挂英雄。 ——北琼的《端午节》

3. 哪个家庭有两子一女,过端午节? ——舒棣《小钟山·端午节》

4.薄裹五色臂丝。 ——舒棣《小钟山·端午节》

5、石榴花迎初三端午,蕉叶庆千春生日。 ——范成大《鹧鸪天》

6、鹤毛垂至肩,长约一尺。 端午节三十五日,他离家出走。 ——尹耀凡《通州端午》

7、不唱江南古调。 怨恨难抑,楚河陷入绝望。 ——吴文英《浴兰香·林中玉淮安崇武》

8、但要赞颂端午节,谁推荐屈原庙? ——褚朝阳《五帛》

9、若空虚惆怅,谁又来祭奠袁祥? ——舒棣《小钟山·端午节》

10、五色新丝包成的粽子。 ——欧阳修《骄傲的渔夫:五月石榴花迷人》更多>>

端午节童谣

端午童谣1:

端午节,阳光明媚,家家户户都种艾草。

娃娃们挂着丝线,戴着香包,高兴得又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永远怀念屈原。

端午童谣2:

端午节 5月5日是端午节,孩子们都来跳舞。

吃粽子、赛龙舟,快乐地过端午节。

端午童谣3:

棕色的种子在厨房里香喷喷、香喷喷。 艾叶的清香充满大厅。

门上插着桃枝,出门就见黄麦。

这里端阳,那里端阳,处处端阳。

端午童谣4:

5月5日是端午节。 门上放一炷,香气满堂。 吃粽子,撒上糖。 龙舟下水了,心中充满了喜悦。

端午童谣5:

五一节,天气炎热,放下锄头,休息一下; 山上微风徐徐,杨梅树泛着红光。 更多>>

上一篇:给排水类的处理技巧及处理方法,你值得拥有!

下一篇:二十四节气立冬的来历及风俗“立冬”节气介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