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重阳节岁岁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 佚名

积极的

节日

年年过重阳节,今天又是重阳节。

不像春天,但比春天更好。

重阳节快乐!

节日介绍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这个数字,是《周易》中的阳数。 两个阳数“九九”重叠,故称“重阳节”; 因日月同九,故又称“重九”。 九十九归真,一元开始。 古人认为重阳节是吉祥的日子。 古代,重阳节期间,人们有登高祈福、踏秋赏菊、栽茱萸树、祭神祭祖、饮酒宴祈长寿等习俗。 流传至今,又增添了尊老等内涵。 每逢重阳节,都要举办宴席,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和敬意。 登高赏秋、感恩敬老是今天重阳节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历史沿革

古代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古代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历法等人文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尊重、感恩、礼仪、音乐文明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古代,南北风俗不同。 先秦时期,各地习俗尚未融合和传播,重阳节的习俗和活动很少有文字记载。 现存关于重阳节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鲁国春秋》的《祭秋记》,记载了古人在九月丰收期间祭祀皇帝和祖先的活动。 “重阳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 到了魏晋时期,节日气氛逐渐浓厚,出现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 到了唐朝,它被列为全国公认的节日。 重阳节在其历史长河中融合了多种民俗风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不断拓展、更加丰富。

到了现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89年,中国政府将9月9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结合,使这个传统节日成为尊老、敬老、敬老的日子。 关爱老人、帮助老人的新型节日。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人节。天。 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重阳节作为一个充满生命寓意的节日而代代相传。 设宴尊老、饮酒祈寿的主题已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融为一体,成为当今重阳节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

民俗活动

爬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 古代民间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和古人对山的崇拜。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自然界的节气。 重阳节登“辞青”,对应着古人春天三月的“踏青”。 据文献记载,“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 对于攀登地点没有统一规定。 游览的地方一般分为爬山、爬楼、或者爬平台。

古代还有九个月种山茱萸树的习俗,故又称山茱萸节。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习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山茱萸是一种可用作中药的水果。 古人认为,重阳节爬山、栽茱萸可以驱虫、祛湿、风邪。 于是,他们把山茱萸戴在胳膊上,磨碎后装进香囊,有的把它戴在头上。

赏菊花

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故古时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花月。 节日期间举办菊花大会,人们前来赏菊。 魏晋三国以来,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为时尚。

《安达新闻》播出时间

首播:晚上20:00 重播:晚上22:00 次日上午7:00

上一篇:《苏秦以连横说秦》之二:说客苏秦见秦王

下一篇:南怀瑾老师:“天府之国”攻守兼备的强国梦

相关推荐